生物谷:云药领军,深耕灯盏花
来源:大唐财富
随着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长,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迅速发展。2008-2014年,应用于心脑血管领域的中药年复合增长率为20.13%,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别的中成药。到2014年,我国心血管、脑血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20亿元和390亿元。
作为云药的后起之秀,灯盏花类药效强于丹参,副作用及成本低于三七,综合特性与银杏叶相似。同时,灯盏花可以人工栽培,适合建立药材基地,具备发展成为大产业链品种的潜力。灯盏花产品目前市场规模不足18亿,相比于三七、丹参、银杏过百亿的市场规模,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一、灯盏花类药品为心脑血管类的后起之秀
1.1 灯盏花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
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,最早记载于《滇南本草》一书,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,云南野生灯盏花资源占全国总产量的95%,2002年云南省政府确定灯盏花产业开发列入“云药”产业的重点项目。
灯盏花系列药品相对于丹参、三七、银杏叶等传统心脑血管类中成药起步较晚,来自于民间偏方。20世纪70年代云南药物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深入民间收集单方,获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一位90多岁罗姓苗族老中医的献方,用灯盏花炖鸡蛋可用于治疗脑偏瘫。后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临床试验,证明此植物提取物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,且对脑血管后遗症有修复治疗以及预防再次发病的作用。
心脑血管治疗领域的中成药从组方来看,丹参、三七、银杏叶等是主流,相对于以上几种产品灯盏花类药品还属于“新品”的范畴。就药理特性而言,灯盏花类药效强于丹参,副作用及成本低于三七,综合特性与银杏叶相似。
目前以灯盏花为原料的制剂产品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、脑血管意外所致完全性及不全性瘫痪、脑供血不足、脑出血所致后遗症、高粘脂血症、脑血栓、冠心病、心绞痛等疾病,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、增加脑血流量、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。
1.2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,中成药市场占比超1/3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心脑血管疾病每年至少造成全球1,700 万人死亡,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。根据我国2008年第四次《国家卫生服务研究》统计调查数据显示,1993-2008年以来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,年平均增长率为8.37%。2013年,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《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提要》显示,2012年国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合计死亡率位居首位,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民众健康的第一杀手。
表1. 2012年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排名前十位名单
根据IMS Health 预计,全球医药市场容量2015年将达到1.1 万亿美元,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病种,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成为全球第一大药物品种。我国心脑血管类药物在市场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抗感染类药物,是产生单品种销售过5 亿元的“重磅炸弹”品种最多的领域。
心脑血管疾病多为长期慢性病,中成药在治疗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中成药在医院终端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用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,连续多年市场份额保持在35%以上。根据中国行业咨询网统计,2008-2012年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规模由376.14亿元增长到746.12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%,远远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速。
1.3 灯盏花类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占比低
心脑血管药物分为9个亚类,分别为心脏病治疗用药、周围血管扩张药、作用于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、钙通道阻滞剂、降血脂药、血管保护剂、β-阻滞剂、抗高血压药和利尿剂。
灯盏花制剂属于周围血管扩张用药范围,2013年灯盏花制剂在周围血管扩张制剂的市场份额为7.67%,代表企业有龙津药业、生物谷和湖南恒生。
注射剂为心脑血管中药产品的主要剂型,其次是口服制剂;从品牌来看,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红注射液、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、河北神威药业和珍宝岛集团等生产的银杏叶注射液、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、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、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银杏叶片等产品,在心脑血管市场均有相当的占比。
灯盏花制剂市场集中度较高,以2013 年样本医院数据为例,生物谷、龙津药业和湖南恒生合计占据了95%以上的灯盏花制剂市场,三家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1.41%、34.51%和22.66%。三家企业中龙津药业及湖南恒生均以生产灯盏花注射剂为主,生物谷产品中除灯盏花注射剂外,口服剂的市场份额也超过85%,处于绝对龙头地位。
目前市场上灯盏花原料药有灯盏花素和灯盏细辛浸膏2种,大部分品种均是以灯盏花素为原料的制剂。需要注意的是:灯盏花素是以化合物灯盏花乙素(纯度>95%,少量的灯盏花甲素)为主的“很纯”原料,类似化药;灯盏细辛浸膏是灯盏花的提取物,成分较多(黄酮类化合物和咖啡酰类物质)。灯盏花素和灯盏细辛浸膏是两种不同的原料药,但是对于脑血管疾病均有显著疗效。
二、立足灯盏花类中成药,打造专业品牌
2.1 产品线丰富,独家品种收入贡献大
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灯盏细辛系列产品,已上市产品有灯盏生脉胶囊、灯盏细辛注射液、灯盏花素片、灯盏花滴丸,其中灯盏细辛注射液、灯盏生脉胶囊均为公司独家品种,生产工艺已获国家专利保护,并被录入2010 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。
表2. 主要产品及用途
分产品来看,2014年和2015年,灯盏生脉胶囊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合计占收入比重分别为99.63%和99.62%,其他产品如灯盏细辛软胶囊、灯盏花素片、灯盏花滴丸等在销售收入中占比不大。
2.2 公司产品竞争优势明显
按照提取物成分疗效来看,在抗心脑缺血、抗血小板和血液粘度等方面,“灯盏花”提取物中咖啡酸酯活性最强、其次是灯盏花乙素,Y-吡喃酮类和苯甲酸类等成份,而且各种成份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药理协同。
表3. 主要竞争对手产品对照比较
除了灯盏花注射液剂型外,公司还拥有口服剂型——灯盏生脉胶囊,且口服剂型在公司收入比重超过了注射液,可以进一步分散风险。另外,灯盏生脉胶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恢复期,可预防复发,是唯一一个将“预防复发”写入产品说明书的中成药,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有循证医学A级证据,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口服中成药。
2.3 紧抓研发新品,并对现有产品进行循证医学及临床检验
自2002年以来,公司累计开展各类研发项目40余项,其中4个为灯盏花新化合物专利药物。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,省市级项目14项,每年平均申请发明专利2-3件,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核心发明专利39件。
公司对灯盏生脉胶囊进行SPIRIT临床研究,试验起止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11年3月,全国共有80余家医院参与研究,研究病例数为3,200例,研究结论为:在现有指南的基础治疗上,加用灯盏生脉胶囊,可将脑中风1年复发率降低死亡率29.3%,且不增加出血风险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的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研究课题于2015年6月7日结题,集中监测研究3万例病例,涉及全国50家医院,不良反应ADR仅发生15例,发生率为万分之五,属于罕见。
通过对新药研发及现有产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,相信市场会给予公司相应的回报。
三、净利润迎来快速增长期
截至2015年,营业收入为5.34亿元,同比增长7.61%;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6127.04万元,同比增长305.76%;每股收益0.61元。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1月5日,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取得GMP认证并恢复生产,之前累积的消费者需求得到释放,销售收入增加,销售费用下降。另外,收益性财政收入补助增加也是造成净利润增长的一个原因。
201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4.77%,净利率却只有3.02%。主要原因如下:第一,灯盏花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;第二,销售费用率为66.39%,管理费用率为12.39%,三项费用率合计高达81.23%;第三,高毛利率产品灯盏细辛注射液GMP认证到期,新的GMP认证尚未获得,处于停产状态。
表4. 公司分产品收入情况
四、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
预计生物谷公司2016-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.52亿元和7.59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.47亿元和1.16亿元,2017年净利润业绩低于2016年,主要原因是2016年预计会收到大量的财政补贴进入营业外收入所致。基于公司的业绩增长和所处行业发展前景,推荐关注生物谷。